11月17日上午,由上海六院主办,广州市康立明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康立明生物)承办的“我爱母亲河”肠道健康科普行活动在上海六院举行。上海六院胃肠外科、临床营养科、内镜中心等多位专家为观众带来肠道健康知识的科普,并为观众提供现场义诊。著名表演艺术家乔榛也应邀到场分享自己与癌症抗争的心路历程。
阻断肠癌:科学饮食与早期筛查是关键
怎样的肠道才是健康的肠道?如何进行营养饮食才能保持健康“肠”寿?要想预防肠癌,又有什么有效的方法?
在17日举行的肠道健康科普讲座上,上海六院临床营养科主任葛声为我们揭开了“肠”寿的秘诀。葛声表示,吃饭的目的在于提供能量、获取营养、获得满足感以及维护肠道健康。饮食平衡、饮食多样性是保持肠道健康的关键。而至于判断标准,市民可以从粪便的性状和质地来判断。
数据显示,在我国,肠癌发病率在大城市已位居第2,每3分钟就有1人死于肠癌;90%的人被查出肠癌时已是中晚期。但其实,肠癌是完全可防治的疾病,常规早期筛查可降低50%肠癌死亡率。美国2012年的研究数据显示,在减少肠癌死亡的因素中,一级预防(生活习惯与环境)占35%,二级预防(筛查)占53%,而三级预防(治疗)只占到12%。与此同时,早期筛查还可节省大量的医保费用。因此,通过肠癌早筛来降低肠癌发病率已成为业内专家的共识。在今年10月发布的《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中,粪便隐血试验、粪便DNA检测以及结肠镜检查被作为结直肠癌早期筛查的方法给予推荐。
作为目前国内唯一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粪便DNA检测产品,康立明生物首席市场官邓晓琴表示,粪便DNA检测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可以检出,对于Ⅰ-Ⅱ期肠癌,敏感性达86.71%,总体准确率高达93.65%,并且无创无痛,居家采样快递寄出,4个工作日就可以出检测报告。
在肠癌诊治中,肠镜被誉为“黄金标准”。上海六院内镜中心主任宛新建表示,肠镜是早期发现结肠息肉的有效办法,及时发现并切除息肉可有效预防结直肠癌。而对于到底是普通肠镜好还是无痛肠镜好,宛主任认为,这要考虑每个个体对麻醉的耐受性,是因人而异的。
而对于肠癌的诊治,上海六院胃肠外科主任王志刚也有他独到的方法。这位从2003年起便扎根上海六院的外科学博士,在全国会议上率先提出“复杂肠癌”概念,同时凭借各种高难度的挽救性手术,奠定了上海六院胃肠外科在国内胃肠领域的学术地位。
在现场,王志刚从治疗强度、时机选择等方面分析了多学科合作诊治的必要性。他认为,局部晚期、远处转移、复发、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低位直肠癌病人都适合多学科合作诊治。
义诊现场:肠道保健与治疗最受关注
活动现场,来自上海六院胃肠外科、临床营养科、肿瘤内科、消化内科等十几位专家组成的义诊团队为现场观众提供免费咨询。当平时一号难求的专家号变成唾手可得时,义诊台被挤得水泄不通。
记者在现场看到,肠道的营养保健是中老年人普遍关心的问题。刘阿姨一早就从浦东赶来,她说,她经常肠胃不舒服,这次就是专程来咨询专家的。现年65岁的张大妈告诉记者,平时一些肚胀腹泻都以为是小问题,今天听主任一讲才知道小问题也可能是疾病的预警,正好趁这次义诊好好咨询医生。现年72岁的刘大爷是早期肠癌患者,经过手术,身体也恢复得差不多了,这次来活动现场,就是来向主治医生道谢,顺便再了解下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
记者了解到,不仅中老年人对肠道健康的关注程度日渐增加,很多中青年也开始意识到肠道健康的重要性。现年38岁的陈女士就表示,自己这次本来是来学习一些肠道知识,好为家人的健康做保障,但听说肠癌早筛意义重大,想到自己的爷爷就是因为肠癌离开的,这次回去很有必要为家里的父母做一个全面的肠癌筛查。
王志刚表示,消化道占人体免疫系统的70%,消化系统疾病,包括多种代谢性疾病都与消化道有关。消化道是我们身体里真正的母亲河,我们都需要保护好她。
暖心分享:与癌症抗争的精神力量震撼人心
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乔榛也应邀在现场作了分享。乔榛一生8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他与癌症顽强抗争的精神,无一不令现场观众动容。
上海六院胃肠外科主任王志刚表示,对于肠癌病人的治疗,不仅要关注他们身体康复的情况,还要让病人对生活有信心,更有精神动力,这样才能拥有更好的生存质量。
“我们希望通过肠道健康科普活动,让民众意识到肠道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只要早筛查早诊治,大肠癌是完全可防治的”,王志刚说,“同时借活动开展,联合医院、社区、社会慈善团体,共筑防线,保护肠道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