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观察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脑干梗塞能治愈吗 脑干梗塞难以康复

时间:2018-04-08 22:13:26  阅读:286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元彪

  脑干梗塞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负担,所以防治脑干梗塞是非常关键的,那么大家知道脑干梗塞能治愈吗?脑干梗塞的症状是什么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脑干梗塞的康复治疗方法吧。

  脑干梗塞是什么样的病呢?它有哪些临床表现呢?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防治它呢?想了解的朋友就和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脑干梗塞病理

  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有粥样硬化,或动脉栓塞、痉挛、炎症导致管腔狭窄、缺血而引起的循环障碍。

  最常见于脑桥。主要病理改变是脑软化。多见于中老年,常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有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史。发病较急,主要表现偏瘫或四肢瘫,吞咽及发音困难,高热,意识障碍(昏迷、缄默症等)。由于受累血管不同引起不同部位的梗塞,表现各种交叉性瘫痪。

  脑干梗塞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或“脑卒中”。“中风”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即脑梗塞,它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脑梗塞在所有中风中占70%至80%,近几年来明显增多,且向年轻化发展。有的病人仅仅27岁,但大多数为45岁以上的中老年。

  脑梗塞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内形成血栓,阻塞了血流,造成脑组织的缺血、缺氧和坏死,使病人出现偏瘫、失语、偏侧肢体麻木、走路不稳、大小便失禁、精神错乱、痴呆、甚至成为植物人,部分脑干梗塞和大面积脑梗塞可致命。早期治疗、早期干预可以改善病人预后,减轻和减少致残。因为大量临床资料表明,发病后6小时内经过有效的溶栓治疗,可以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使脑梗塞痊愈率达到70%至80%,个别资料报道可达近90%,不留有任何后遗症。

  脑干梗塞应该如何预防

  限制钠盐,控制体重,忌烟酒。重视防治发烧、脱水、腹泻、大汗等易促发脑梗塞的情况。

  脑梗塞应尽早及时地治疗,虽然不及脑出血凶险,但是病人大多年老体弱,诸多慢性病缠身,在治疗上有许多谨慎用药的情况,加之梗塞区可以在短时间内扩大,还会发生许多合并症,所以脑梗塞的死亡率也是比较高的,而且残废率高于脑出血。

  脑梗死前兆

  脑血栓时,血管是一点点被阻塞的,其发作也是逐渐发生的,最初症状自身觉得舌头不停使唤、头晕眼花、想吐等,也有由于四肢麻痹而导致笔或筷子掉在地上的情况。这些症状只会持续几分钟到几个小时,轻微发作。脑栓塞则没有任何前兆而突发发作,是其他部位的血栓随着血液流动,突然间堵住了脑血管,其代表症状是身体左右的任何一边出现麻痹,严重时昏迷。

  临床表现

  脑梗塞患者主诉多为面瘫、上肢单瘫、偏瘫、失语、抽搐等症状。偏瘫以面和上肢为重,下肢相对较轻。感觉和视觉可能有轻度影响,但一般不明显。抽搐大多数为局限性,如为全身性大发作,则提示栓塞范围广泛,病情较重,约有1/5的患者出现眩晕、复视、共济失调、交叉性瘫痪等症状。大多数脑梗死患者伴有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和严重心律失常、心脏手术、长骨骨折、血管内介入治疗等栓子来源,以及肺栓塞(气急、发绀、胸痛、咯血和胸膜摩擦音等)、肾栓塞(腰痛、血尿等)、肠系膜栓塞(腹痛、便血等)、皮肤栓塞(出血点或瘀斑)等体征。

  (1)一般特点

  脑栓塞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多见。多在活动中急性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体征在数秒至数分钟达到高峰,多表现为完全性卒中,意识清楚或轻度意识模糊,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栓塞导致大面积脑梗死,可发生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和昏迷,脑梗死的表现常见痫性发作;椎-基底动脉系统栓塞常发生昏迷。个别病例局灶性体征稳定或一度好转后又出现加重提示栓塞再发或继发出血。

  中医治疗脑梗塞是怎么样的呢,脑梗塞在我们生活中还是比较多见的一种情况哦,那么大家知道中医治疗脑梗塞的方法是什么呢,治疗脑梗塞的中药有哪些呢,治疗脑梗塞的食物是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全球健康的人群,影响寿命和生活质量的慢性病,因为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高、并发症等特点,因此治疗脑梗塞患者在使用药物时,理想的药物治疗措施应是持续的适宜性、长期预防,避免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结果再次阻塞血管,使脑梗死复发和加重出现不良后果。

  中医治疗脑梗塞

  1、调整血压,脑梗塞时要慎重使用降压药,如血压为150~160/100时不需要使用降压药。血压降的过低可加重脑缺血。

  2、保持呼吸通畅,呼吸困难者可给予吸氧、必要时气管切开。

  3、降低颅内压和脑水肿,急性,尤其是大面积脑梗死可出现脑水肿,是1周后发病的常见原因。

  4、预防和治疗呼吸道和泌尿系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

  5、防止肺栓塞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或肝素制剂。

  6、早期活动防止褥疮形成,每2小时翻身拍背和被动活动瘫痪肢体。避免受压和褥疮形成。

  7、加强营养。根据患者的情况,对鼻腔给料和静脉营养,为患者创造恢复的机会。

  注意事项

  发生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如果在3小时内采用尿激酶、链激酶等溶解血栓。

  可有很快有效地再通,但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治疗好脑梗塞后,再次发生脑梗塞的几率依然很高,在最初的30天内,发生率约为30%,而治疗后的首次动脉再次梗塞一般发生在治疗后的7-10天内。

  脑梗塞患者如何防止再次脑梗塞,成为困扰神经医生和患者最为头痛的问题。

  治疗方法

  1.温阳益气活血通络

  中医认为,元气耗伤、脑脉瘀滞是脑梗死的发病基础。气虚血瘀是主要病机。脑梗死多发病于老年人,老年人多有气血亏虚,再加以诸多病理因素的侵袭,则气更虚、血更瘀。气虚而滞,运血无力,气虚血瘀,血流不畅,瘀血内阻,新血不生,血少不能化气,又加重气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益气活血化瘀是治疗脑梗死的根本法则之一。补阳还五汤为其代表方。临床研究证明补阳还五汤对脑梗死气虚血瘀患者具有抑制其血小板聚集等功能。

  2.补肾益气活血

  老年人多有肝肾不足。肾精不足,血亏液乏,血脉不充而为瘀,即肾虚血瘀。临床治疗中风的名方河间地黄饮子正是据此而设。现代研究表明,肾阴虚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常有异常,表现在肾阴虚患者全血及血浆黏度较正常人升高,并发现其升高水平与阴虚发热的程度呈正相关。

  (2)临床类型

  1)约4/5的脑栓塞发生于前循环,特别是大脑中动脉,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或局灶性癫痫发作等,偏瘫以面部和上肢较重。

  2)栓子进入一侧或两侧大脑后动脉导致同向性偏盲或皮质盲,基底动脉主干栓塞导致突然昏迷、四肢瘫痪或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脑梗死的治疗

  1、一般措施

  治疗也应以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为原则,针对不同病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积极改善和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促进微循环,阻断和终止脑梗死的病理进程,加强护理注意消除致病因素,预防再发。

  (1)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饮食要以低脂肪、低热量、低盐饮食为主,并要有足够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及微量元素。饮食过饱不利于健康。注意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最好让患者了解病情,以便配合治疗。

  (2)脑水肿的治疗

  如果有脑水肿,则应合理应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甘露醇不仅有降颅压的作用,而且还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作用。依病情可选用20%的甘露醇125~250ml,快速静注。或10%的甘果糖(甘油果糖)250~500ml缓慢静点,也可用利尿性脱水剂如呋塞米(速尿)、依他尼酸(利尿酸钠)间断肌内或静脉注射,或地塞米松抗脑水肿治疗。

  2、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

  对于有颈或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可以借助于具有高清晰、高分辨力的数字减缩造影机,在电视导向下通过导管进行治疗。

  3、急性期血压的调控

  无症状性脑梗死多有高血压病史。注意血压的调控,若血压在24/12.66kPa(180/95mmHg)以下,可不必干预,超过这一范围,则需采用抗高血压药治疗,并最好在严密监测血压下实施。

  (1)降压宜缓慢

  由于老年患者多见,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差,对于血压的急骤变化难以适应,需缓慢使其血压降至合理水平。有研究表明,急速大幅度的降压必然产生脑缺血损害的后果。第1个24h使平均血压降低10%~20%为宜。

  (2)降压要个体化

  参考患者平时血压水平及原有药物反应情况选择药物。一般可将患者血压逐渐调控正常。

  (3)维持降压效果的平稳

  使血压在24h内维持稳定,尽量避免血压波动。

  (4)注意靶器官的保护

  在降压治疗中,靶器官的保护性治疗尤其重要,重点是心、脑、肾等器官。它们的功能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结语: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脑干梗塞能不能治愈的全部内容,相信大家在看完全文之后,已经了解了脑干梗塞的治疗方法是什么了吧,脑干梗塞的症状比较明显,患者应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避免给身体带来负担。